台灣產業是由許多中小型企業所形成,其中微小型企業所占數目最多,業者指出,台灣稅制不透明和不合理,創業環境不友善,古時有苛政猛於虎,現在有苛稅猛於虎,遇到不合理的追稅,有多少公司行號因此倒閉?

戴小姐經營餐廳,國稅局要求逐筆對帳,因為年代久遠(80年代),許多廠商外遷他國,已無法找到顧客做舉證,但國稅局卻對無法舉證的項目全部開罰,連補帶罰87萬元,對於經營小本生意的戴小姐來說是天文數字,戴小姐除了欠債外,還花時間到國稅局對帳,讓她幾乎無法做生意。戴小姐表示,國稅局要求她負舉證責任,但去大市場買的貨沒有統一發票,另外,她還發現,公司已結束營業,但國稅局還繼續提供給這家公司發票,却反過來一口咬定是她買假發票,戴小姐因不堪受到國稅局的追稅騷擾,舉債度日,最後只好關門大吉!

 

另外一位從事會計工作的黃小姐說,國稅局說她們公司5年前收到一家虛設行號開的發票,公司提出進貨發票、付款憑證及出貨單等交易的事實,但國稅局還是認為這是一家虛設行號,跟他往來就要被罰,並要求她們寫下承諾書,承認錯誤就罰1倍,不承認就罰5倍,她們質疑,當初是政府核發執照和賣發票給這家公司,錯在政府怎麼罰民眾?最後國稅局人員硬拗說無法結案,老闆不得已還是繳了一百多萬,最後不想活在這樣的恐懼中,於是把公司結束掉!

 

梁小姐爸爸開書局,每年都以所登記行號繳稅,沒想到國稅局卻以書局跟行號名稱不同為由,說前五年所繳的稅不算數,要其父親再以「店名」為納稅人再繳一百多萬元,經兩年調查仍開出稅單,雖然經復查後,撤銷了烏龍稅單,在這不算短的兩年期間內,有父母妻女要照顧,且被巨額稅單嚇到,只好關掉本來可以長期經營的書店,失業在家。

 

一位美甲老師提到自己的學生在竹南開設美甲工作室,依法申請營業登記及稅籍,稅務員要她參照台北、新竹同業標準,結果核下來每個月營業額12萬元,每季稅額高達3,600元,後來發現自己達不到12萬元營業額,經詢問國稅局能否調降,第一次承辦人員說其帳本和簽單非正式文件,要求他諮詢會計事務所;第二次他擬出正式文件後,承辦人員卻改口過去沒有類似案例,要再研究看看,後來更換承辦人員便不了了之,學生開的店也被迫關門。該美甲老師認為,美甲美睫產業,全都是熱愛技術的人所投入,即使依法繳稅,但國稅局的課稅準則與事實不符,卻讓民眾求救無門,一般民眾不懂稅法,卻被強制超徵稅,人權被剝奪。

稅制不透明、不合理,創業環境不友善,法稅改革聯盟志工於全國各地宣導正確法稅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