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出處:台灣法律網

文 / 程耀

今年(2022)度賦稅預算數2兆7242億元,以財政部所估的超徵4500億元,等於超徵數占預算數高達16%,專家直言「實在太過誇張!」,筆者研究分析稅收預估如此失準的因素如下;

1.專業不足;財政部長蘇建榮自2018年上任後,共計超徵1兆554億,其稅收預估失準可說離譜的可以,是本身專業度不足,還是有外來的「壓力」不得而知,但身為財政大臣卻管不好數字,實在太讓人民失望了,而管不好數字的財政部長並非只有蘇建榮。

前財政部長張盛和也不惶多讓,擔任財政部長期間超徵4千多億。2013年強徵證所稅,導致股市成交量急縮,市值蒸發2.2兆,證交稅短收550億元,外資淨流出453億元。2015年堅持加入亞投行(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),表示如有損失「就是22億變壁紙而已」,或許管不好數字的真正原因,就是不把人民的納稅錢當一回事!

2.刻意超徵為執政黨金庫;法稅改革聯盟(下稱法盟)在2018年就提出「還稅於民」公投,財政官員在聽證會表示超徵錢進入到大水庫統收統支。驚!國家要用的每一筆錢都要經過編列預算,並經過立法院審查才可以使用,將超徵的錢直接進入所謂的「大水庫」直接花用,規避審查與監督,不僅是嚴重的財政紀律問題,更違反預算法第59條規定,財政部在沒有任何法律授權情況下,不應挪移墊用超徵款,財政部違法挪用,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第四條第一項,是10年以上重罪。

3.刻意低估為獎金;究竟稅收預算數估不准?還是刻意低估?眾所周知,財政部在幾位特定立委的護航下,年年通過違法的稅務獎勵金。為了更容易達到業績目標,領取高額獎金,可以說是目標自己訂,獎金自己發,因而造成預算數刻意低估的結果。然而刻意壓低國家預算所產生的嚴重後果,絕不是花錢發獎金,而是整個國家在預算受限的情況下,可能造成國防、教育、產業發展等受到影響,這才是國家最大的損失。

近9年已超徵1.5兆,我們看到立委縱容財政部違法處理超徵,對超徵的錢花哪去毫無交代,更沒有看到任何檢討與改進,人民的納稅錢打水漂是一回事,但如果這些錢以不當方式賄賂官員甚至選舉綁樁…,那對國家的影響又如何?

稅收平衡是維持國家財政健全的方式,「超徵還民」法理有據,且美國、新加坡、香港、韓國等國已有先例可循。疫情肆虐,據最新資料顯示,台灣有超過68%的人領不到平均薪資,數萬學子也受影響繳不起學貸,民眾面對物價高漲,生活日益拮据,盼執政者體察民心,成全超徵還民並導正財政紀律,這不僅是國家進步的必要,也是人民深切的期待。

(如有侵權請通知我們,會立即移除)